3月初,随着新冠疫情反扑
全国多地先后出现本土病例
由于奥密克戎极强的传播力
精准防控也引起各大医院、诊所及患者的高度重视
基于过去几年对于新冠疫情相关知识的普及
大家对其主要传播途径也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
例如:呼吸道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、气溶胶传播等
今天我们再来聊聊何为气溶胶传播?
气溶胶传播
气溶胶(aerosol)是固态或液态颗粒长时间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分散体系,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颗粒粒径从0.001μm到100μm以上。[1]
在口腔诊疗操作的过程中,由于使用超声波洁牙机、高速涡轮手机、三用枪等高速运转器械,会产生大量混有患者血液、唾液和菌斑的生物性气溶胶,对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会造成潜在的传播感染风险 。
根据相关研究:1毫升唾液中就有一亿细菌之多。医生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,15分钟的治疗,会通过气溶胶吸入0.014 μ l -0.12 μ l唾液。[(Bennett et ol.(2000)]
如何有效控制气溶胶感染呢?
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的穿戴使用有消毒杀菌能力的含漱液漱口
橡皮障隔离
采用强吸系统
对诊室空气进行净化,消毒等
此处,我们将聚焦剖析强吸系统的使用如何从源头控制气溶胶的传播?
早在1971年,Davis et al. (Br. Dent. J, 130, 483)就研究表明大流量(300 l/min)口内抽吸可以有效降低气溶胶。后续也有相关研究:高效的大流量抽吸(HVE)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,可有效减少90%以上的气溶胶。[2]
德国迪珥作为专注牙科口内抽吸60多年的先行者,去年,迪珥总部牙科教育学院Dr. Martin Koch博士通过科学严谨的“侧影成像实验”来论证大流量抽吸可以有效防止气溶胶的产生。

那么大流量抽吸系统应该包括些什么呢?
应包括大流量抽吸机、强吸套管及相关的抽吸管件等
目前,国内很多医院诊所通常只使用弱吸进行抽吸,首先抽吸流量达不到要求,此外,常用的弱吸管由于口径太小,并不能作为大流量强吸使用,无法有效控制诊疗时气溶胶的产生。
为此,德国迪珥研发了一系列强吸套管,如通用型、儿童款、大嘴可旋转款,很多著名牙椅厂商(如西诺德、爱迪克、卡瓦、贝蒙、菲曼特、普兰梅卡等)已经将迪珥强吸套管作为牙椅标配。

为助力医院诊所疫情期间更好地开展诊疗工作,迪珥特别推出一系列抗疫物资优惠专场,本轮针对强吸套管的活动详情如下:
活动规则
促销期限:即日起至2022年7月31日